在我國山區公路大多不可避免需要穿過隧道,公路隧道水毀災害經常發生,不同的水毀破壞程度不一樣,需要對隧道結構的安全性進行評估,采取對應的方法進行處理,下面就由小諾為大家介紹一下隧道水毀原因及處理方法。
1、隧道口水毀
隧道口上方和附近會發生滑坡、泥石流,大多是因為連續降雨或強降雨滲入巖土導致堆積體處于飽和狀態,沖毀洞口。還有一種可能是由于洞口位于軟弱地基,在持續降雨的情況下造成洞口基礎被掏空,喪失承載能力,洞口整體失穩傾斜或倒塌。
2、隧道內水毀
當隧道穿過巖溶地層或巖溶發育地段時,隧道內容易出現涌水、突泥的現象。連續強降雨的情況下會導致地表天然沖溝淺埋段被掏蝕和地表貫通,造成隧道結構無法承受水壓,防水層被擊破,地表水從薄弱處滲入隧道內。
1、水毀程度調查
需要先對隧道的破壞程度和現場情況進行調查,對發生嚴重破壞、影響通行安全的部分進行警示和加固處理。根據調查結果對水毀隧道的破壞程度進行完好、輕微破損、中度破損、嚴重破損和危險五種狀態的評估。
2、清理排水
隧道如果被泥石流沖毀或導致隧道堵塞,需要先對垮塌的土石和淤泥進行處理。如果洞內有積水則需要注意排水系統是否需要清理,使清方和疏通排水相結合,將積水和堵塞的淤泥排出隧道。
3、頂部引水
如果隧道頂部出現線狀或股狀滲水漏水的情況,而且在施工縫位置就需要襯砌表面或者埋管引排,襯砌表面有局部滲漏時需要在拱頂輕度慢滲表面涂刷,如果因為混凝土內部不夠密實而造成的滲漏,則需要用淺孔注漿采取封堵措施止水。
4、管棚支護
一般情況下發生水毀的隧道洞口位置地質都比較松散,不好支護。需要采用自鉆式管棚進行支護,將破碎巖層和錨桿、水泥漿粘結起來,提高巖層的承載能力。自鉆式管棚是一種簡便、可靠、實用的施工方法,可以替代常規管棚,尤其適用于易發生水毀的易塌孔地層。
隧道水毀是高速公路工程中很常見的病害,對道路安全和行車安全有嚴重危害,造成水毀的原因往往和當地氣候、降雨量以及隧道周邊地質情況有關。遇到隧道水毀可以在初步處理后采用自鉆式管棚的支護方式進行加固,穩固隧道洞口的承載力,如果您對于自鉆式管棚的施工有什么疑問,歡迎留言或來電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解答。
上一篇: 隧道洞口水毀原因分析及超前管棚處理方法
隨著國內外經濟的飛速發展,自鉆式錨桿和自鉆式錨固系統作為巖土...
自鉆式錨桿施工技術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錨固工藝,適用于各...
砂層圍巖隧道地質特點主要表現為缺少黏聚力,開挖時會發生碎石掉落...
洛陽恒諾錨固技術有限公司在會上做出“自鉆式錨桿在巖土工程易塌...
新鐵標TB/T3356-2021都有哪些錨桿?主要包括普通中空錨桿,先錨式中...
地質狀況好壞判定依據有巖土類型、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地表...
深圳市大約1988年開始進行巖土錨固技術的應用與研究,迄今約有30...
2023年2月6日至7日,政協第十屆洛龍區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洛龍區會...
官方抖音:洛陽恒諾錨固技術有限公司
抖音號:lyhengnuo2011
COPYRIGHT ? @2002-2022 版權所有 豫ICP備2021016006號-1
豫公網安備41031102000303